|我是誰|我的最愛|一些照片|好文章|生活知訊|討論留言板|寫信給我|首頁|

糖尿病的認識與防治 (本區共瀏覽次)


資料來源:http://www.n-mart.com.tw/docs/a18.htm

  糖尿病的認識與防治 楊旭平 整理
 
壹、糖尿病的症狀:
 
糖尿病的病人在發病的早期,大部分病人都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只有一些不引人注意的不舒服的感覺,要是沒有刻意去檢查的話,根本無從發現。下面將舉出糖尿病的十種症狀。假如你、你的家人或你的朋友,有出現以下十種症狀的跡象,那就是危險的信號,應及早接受醫師檢查。
 
一、頻尿且口渴感:由於血糖的上升、而體內又無法充分利用,於是腎臟忙著把無法利用的過多糖分排到尿液中,連帶地也把大量水份從體內排出,致頻尿且尿量多得異常;由於身體水分大量排出故極需補充水分,致渴感強烈。
 
二、飢餓感:由於無法充分利用血液中的糖分,身體內細胞無法獲得能源,造成患者喜歡吃大量甜點或零食。
 
三、體重發生變化:中年人在不知不覺中罹患了糖尿病,可能會日漸肥胖可是糖尿病嚴重時,體重會迅即減輕,尤其是年輕人較易有這種傾向。這是因為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夠充分利用,而過度攝取儲存於人體內的脂肪以補充熱能,所以身體會迅速消瘦。
 
四、容易疲勞:糖尿病人身體容易疲勞、長青春痘、做事無法像往日精神旺盛。這種倦怠感有時是全身,有時僅下半身。例如稍微爬樓梯時,就覺得兩腿酸痛,疲累不堪,或飯後感到困怠等。
 
五、視力減退:有些人常因視力模糊、眼睛容易疲勞,經眼科醫師檢後,才發現罹患了糖尿病。糖尿病性網膜症於中高齡的患者較多;而白內障年輕人較易患,所以應特小心。
 
六、末稍神經症狀:糖尿病人易有頑固性的手脚痲痺與陣痛感。因糖尿病而引起的神經炎脚痛症者較多,有時候會激烈的疼痛。也有人夜間小腿會抽筋。
 
七、皮膚搔癢:糖尿病人皮膚的抵抗力也同時減弱,受傷時易引起感染、長癤瘡、炎症容易擴張。尤其是女性患者有時會有陰部發癢的情形。
 
八、傷口不易癒合
 
九、女性月經異常:女性的糖尿病患者,有時月經不規則,或月經禁閉。這是因為缺乏胰島素的荷爾蒙所致,是性荷爾蒙失去平衡而引起的。
 
十、男性陽萎症狀:勃起神經與排尿時都是由骶髓中的神經中樞所控制。糖尿病人因人體的糖或維他命代謝異常,會有引發陽萎現象。因此,沒有正確的醫學常識而任意購服強壯劑、民間藥物,對治療陽萎都無效用。
 
當您發現前述的十個症狀已有多數顯現時,表示您體內糖尿病已有某程度的變化了,應儘快就醫檢驗與治療。
 
 
貳、糖尿病的檢驗與種類:
 
一、糖尿病的檢驗
 
糖尿病的檢驗,亦要有尿糖檢查與血糖檢驗:
 
(一) 尿糖檢查:
欲知有無罹患糖尿病,主要是檢查尿液裡面是否含糖分。但是,尿的含糖值在空復時會顯現異常狀態,而呈現糖尿之暫時性現象稱之為飢餓糖尿。所以,尿中含有糖分並不能立刻斷定罹患了糖尿病。此外,健康的人如攝取過多的糖質,也會呈現暫時性的糖尿。另外,有時腎小管吸收不良的腎性糖尿病也會產生糖尿。所以,須經明確的診查,才能斷定是否罹患糖尿病。
 
(二) 血糖檢查:
事實上,必須血液中的糖值較常人高時,才稱為糖尿病。故對於糖尿病的患者應了解血液中糖分(葡萄糖)之濃度。因糖尿病者其血糖值較常人高,根據血糖值即可知道症狀的輕重。尿糖的檢查可在家庭中進行,而有關血糖的各種檢查,必須到專門醫院與醫師商榷才行。
 
二、糖尿病的種類
 
(一) 世界衛生組織 ( WHO ) 的分類
有糖尿病的人,在症狀上大致是相同。但是,在病型上卻有所差異。譬如,容易發生在中年肥胖者的病型和發生在年輕人的病型,兩者是不一樣的。這在100年前就知道了。隨後由於各種的實驗、精確的檢查、理論的發展、經驗的累積等等綜合起來,在1980年的世界為組織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 的糖尿病專家委員建議把各種糖尿病型分成三類,如下:
 
1、胰島素 依存型糖尿病
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 IDDM )
=Ⅰ型糖尿病
2、非胰島素 依存型糖尿病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 NIDDM )
=Ⅱ型糖尿病
3、其他的糖尿病
 
(二) 胰島素 依存型糖尿病 ( IDDM )
IDDM的特徵是病症發生時很急,容易發生酮症 ( ketosis )。為了預防酮症 ( Ketosis ) 的發生,以及維持生命,不得不用胰島素 ( Insulin ) 注射。這種病型多發生在年少的人,但是也可以發生在各年齡層的人。家族性的發病率比NIDDM低。至今所謂的不安定糖尿病,以此型較多。以歐美來說,發生此種病型的人,比我國更多。
 
(三) 非胰島素 依存型糖尿病 ( NIDDM )
在台灣和日本,患有這種型的糖尿病人較多。病狀發生的情形較緩和。雖然年輕人也會發生這種病型,但是以40歲以上的人居多。發病時,很少有酮症 ( Ketosis ) 的現象。在治療上,也並不一定需要胰島素。
 
(四) 其他的糖尿病
這是指由別種特定的疾患所引發出來的糖尿病。由藥劑引起的糖尿病也屬於此類。這種糖尿病當然不是 IDDM,也不是IDDM。現將其病名列記如下。
 
1、胰臟疾患:先天性胰島欠損、囊胞性纖維症。
2、內分泌疾患:褐色細胞腫、Aldosteron症、末端巨大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症、Cushing症候群、Prolactin分泌腫瘍、Glucagonoma等。
3、藥劑引起:Thiazide系利尿劑、Steroid荷爾蒙、甲狀腺荷爾蒙、 Phenothiazin系藥劑、Catecolamin等。
4、胰島素受容體異常:失天性脂肪萎縮症、胰島素受容體抗體等。
5、遺傳性疾患:糖原病、脂肪萎縮性糖尿病、成長荷爾蒙單獨欠損症、Friedreich失調症、Haemochromatosis等。
6、其他:營養失調等。
 
 
叁、糖尿病的起因:
 
一、糖尿病發生的原因:
 
糖尿病乃因胰島 ( 藍蓋罕士島 Islands of Langerhans ) 中的β細胞分泌的胰島素荷爾蒙先天性不足或相對性不足;或是肥胖,使糖質 ( 碳水化合物 ) 代謝異常及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慢性病。
 
其中,胰島素由胰臟的β細胞產生。首先由肝臟吸收後,將葡萄糖合成為肝醣,當胰島素不再產生或無效用時,肝醣的製造會減少,且葡 萄糖在周邊組織的利用就會減少,結果由各種來源進入循環之葡萄糖的移除會減緩,而形成高血壓糖;此過多的血糖無法完全由腎小管再吸收,於是尿液中糖分上升,稱為糖尿。換言之,就是胰島素經肝臟再至全身,讓需要胰島素的肌肉細胞和脂肪細胞等使用,因有胰島素這種荷爾蒙,我們人體的熱量源 ( 燃料 ) 葡萄糖才能進入上述的細胞內,胰島素從形成、分泌到讓需要的末稍細胞使用,若某一環節發生問題,便產生所謂的糖尿病。
 
由此可知,胰島素的主要功能就是把葡萄糖和脂肪轉化成能源,或貯存在體內。也就是當我們吃下東西後,由於消化的作用,血液裡的血糖會漸漸升高。靠著胰臟分泌的胰島素,將葡萄糖合成肝醣儲存,使血液中的血糖下降;並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轉變成可供利用的能源。因此要是沒有胰島素或胰島素分泌不正常,人體無法把食物轉變成身體可利用的的能源或營養,那人體的正常功能也就無法維持。
 
二、糖尿病與遺傳因素:
 
如果問:糖尿病是否會遺傳?可以這麼回答:足以誘發糖尿病的體質,是會遺傳的;但是糖尿病的本身,並不會遺傳。所以,父母親等近親若有人有糖尿病,則子女就有可能遺傳糖尿病的體質。
 
根據歐美的統計報告,與糖尿病患者有血緣關係的人中有二○~四○%的人會罹患糖尿病或患病機率相當高。這些報告顯示了「有人天生就有易患糖尿病的體質,這種體質就是遺傳」。
 
據我們所知,糖尿病與遺傳是息息相關的,我們拿「人類具有二○%之糖尿病遺傳基因假說」這個知名的研究來說明,這是瑞典魯福特博士的研究報告,現在這個報告已成為定論了。
 
魯福特博士再度申明這個測驗,發表了以下的言論:
 
「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以人種、居住地區、生活程度各方面來說有二○%左右的人具有糖尿病遺傳基因。」
 
但從糖尿病的病發情況來看,即使具有糖尿病的體質,在沒有達到相當年齡之前,是不會罹患糖尿病的。甚至達到相當年齡之後,即使具有糖尿病的遺傳體質,也必須加上誘因,才會有糖尿病的症狀。
 
由於糖尿病與遺傳體質有關,所以,後天的治療是無法根治的。所以,糖尿病只可以經由治療而控制病情。例如,定期地注射胰島素,就能使患者恢復到正常狀態。如使喉頭不渴、尿量正常、血糖正常等。換句話說,只要接受正常的治療,糖尿病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地生活。
 
不過,糖尿病雖然可以控制,但是糖尿病的病因卻無法消除,所以不能算是根治。只是經由治療,可以預防並減少糖尿病的症狀惡化,及產生併發症。因而消除糖尿病的誘因,如肥胖、飲食過量、感染症、藥物等,就能夠改善糖尿病的病情。
 
最重要的就是早期發現糖尿病,早期治療。
 
三、糖尿病與生活方式:
 
有個叫作尚得拉多的沙漠,生存著許多砂鼠。這些老鼠以草食為主。把這些老鼠抓來,餵牠跟我們一樣的好吃食物,不久就胖了起來,而且,因此患了糖尿病。這是個人類在糖尿病上的有名實驗,就像我們現在已經開始重視的問題,日復一日,總是吃美味的食物,早晚會得糖尿病,這一點,也因而得到了印證。後來,研究人員將得了糖尿病的砂鼠放回原來的沙漠後,糖尿病卻消失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關於這點,如下所述:
 
砂鼠在沙漠裡的生活應該比在都市裡還辛苦。牠們不得不去尋找賴以維生的野草,也不得不靠自己去抵禦敵人的侵襲。基於這一點,砂鼠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有相當的運動量。其次是主食野草,它並沒有具備高營養價值,卻只有極少量的糖、蛋白質及脂肪。因此,當砂鼠回到沙漠,為了謀生,運動量又增加了,食物品質也比較粗劣簡單,肥胖自然就消失了,糖尿病也痊癒了。
 
可想而知,飲食、運動、肥胖都與糖尿病有密切的關係。因此,以往糖尿病被稱為奢侈病,即營養過多所引起的疾病。因調查患糖尿病的人,發覺胖者或曾經肥胖者佔八十%。且肥胖時期愈長者,罹患率愈高。
 
當然,肥胖的人並非全為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不足才是糖尿病的主因。但長久肥胖的人,縱然胰島素的分泌多麼旺盛,也會因胰島素的分泌能力有限而發生不足的現象,最後終於罹患糖尿病。故飯量多,喜油炸食品、鰻魚、牛排等高能量食物的人,極易肥胖且罹患糖尿病。這就是生活習慣的影響。
 
另外,諸如事業不順、操勞過度、家庭不和諧、精神頹喪、長期抑鬱者,其血糖、尿糖亦較常人高,糖尿病的症狀也極易惡化。
 
 
肆、糖尿病的惡化:
 
下列說明因糖尿病惡化而引起的糖尿病性昏睡,與使用胰島素引起的低血糖症狀。
 
一、糖尿病性昏睡:
 
通常在體內的胰島素不敷使用,無法充分利用醣類作為能量,所以血糖值會上升不會下降,因為身體無法利用醣類作為能源,就找上了脂肪組織,也就是脂肪組織被當作熱量使用。
脂肪組織當作熱量使用時首先脂肪組織會分解為游離的脂肪酸,而這些脂肪酸會被輸送到肝臟,而這些脂肪酸就會被轉化成酮體釋入血液中,供給體內細胞當作能源。但由於酮體產生太多,使血中的酮濃度會急遽增加,而體內細胞又只能利用一點點,使血中的酮濃度會急遽增加, 而使酸性。酮值增加就會引起中毒症狀,導致糖尿病性昏睡。
 
同時,當血液流經腎臟,腎臟無法回收高量的酮,就造成了酮尿症,連帶的水份及電解質也會增加,因此病人會出現脫水、虛弱。
 
二、低血糖症:
 
糖尿病人有時會發生低血糖症。所謂低血糖症又名胰島素休克,胰島素反應,低血糖休克或低血糖反應,由於飲食及運動的配合不當所造成,最常見的原因是,用餐或吃點心的時間錯誤的緣故。
 
正常的血糖,以某一固定值為中心而增減,並不會造成過高或過低的現象。其標準值是一○○mg/dl,也就是一○○CC血液中,含有一○○mg的葡萄糖。血糖也就是血中葡萄糖的含量。罹患糖尿病時,此一數值會大幅度增加,即血糖會增加到二○○mg/dl或三○○mg/dl的程度。
治療糖尿病時,血糖下降,則表示糖尿病的病情,受到控制。但是血糖在正常值以下,大幅度下降時,亦有引起低血糖的危險。
 
所謂低血糖,也就是血糖下降五○mg/dl以下。發生低血糖時,身體會非常疲倦,手會發抖,出冷汗,並有痙攣現象,嚴重者;甚至造成昏睡而死亡。
 
血糖下降的程度,如果超過了一定的值,就非常危險。以血糖本身而言,血糖過高,並不會產生太大的障礙,但血糖太低時,則有立刻喪生的危險。
 
通常糖尿病患者若施行飲食治療法,以減少血糖,也只能減少到正常的範圍為止。如果過度減少血糖,造成低血糖,就非常危險了。
 
不過,如果過分強調低血糖的危險性,因而忽視對糖尿病的治療,則時日一久,又有引起血管併發症的危險。
 
相反地,如果強調血糖較高,沒有危險的話,而任由血糖不斷的增高,最後亦會造成糖尿病性昏睡的後果。
 
任何事情,都以中庸之道為主要原則,對於糖尿病也不例外。
 
預防低血糖的方法是定時進食,吃點心,不做劇烈的運動。工作量須與醫師商量。
 
使用胰島素及口服藥者,隨身攜帶牛奶糖或糖食,於感覺全身無力、頭痛或眼花撩亂,視力模糊時,及時服用。
 
 
伍、糖尿病的併發症:
 
糖尿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疾病。
 
糖尿病又被稱為文明病。生活水準愈高愈有增加的趨勢。尤其以四十到五十多歲的中年人較多,大多是在社交活動頻繁時期,常為各種慢性併發症所苦惱。
 
一、糖尿病是「萬病之源」
 
所謂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異常的疾病。此一代謝異常的疾病,並不僅限於血糖的代謝問題,往往會造成蛋白質、脂肪等,全身營養的代謝不均衡。因此,患者抵抗力減弱,容易受到感染症的侵襲,並且容易發生退化性變化。
 
此外,糖尿病容易發生血管的疾病,尤其容易引起微血管的病變。
 
誠然微血管分布在全身,但在眼睛及腎臟等部位,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眼睛的微血管,發生變化的情形,稱為糖尿病性網膜症,是造成失明的原因。微血管在腎臟發生的變化,稱為糖尿病性腎症,是造成高血壓及尿毒症的原因。同時,糖尿病與高血壓、高脂血症、吸煙等並列,是導致動脈硬化的因子之一。尤其動脈硬化所引起的中風、心肌梗塞等,是重要死亡原因。
 
總之,糖尿病可以說是,與代謝以及血管有關的全身性疾病,因此,被稱為「萬病之源」。
 
二、心臟及血管的病變:
 
(一)高血壓:
由於胰島素的缺乏,以至於身體無法利用血糖,故體內尋找脂肪組織替代血糖作為熱量的來源,然而,脂肪組織被分解時,產生了大量的游離脂肪酸,而這些游離的脂肪酸除了被供給熱量外,並且肝中合成為中性脂肪,這些中性脂肪被釋放到血液中,成了血脂肪,這些血脂肪容易在血管沈積,而且還會吸附各種脂質,造成了血管壁的結締組織增生,故血管壁的彈性消失,血管壁逐漸增厚,故腔內越來越窄,所以血液生存的空間也就越來越小,心臟就加大壓力,將血液送出,這就高血壓的原因。
 
(二)腦中風及心肌梗塞:
由於血管壁沒有彈性,加上血壓升高,就有許多併發症的產生。由於腦部的血管細,如果血管硬化,加上血壓,就容易血管破裂,造成中風。如果在心臟,在心臟的血管比較大,管壁又厚,不容易破裂,如果裏面脂質的粥狀塊增加,血液無法從狹小的管腔裏通過,就容易造成梗塞,如果血液在無法通過,就容易造成心臟欠氧,或養分而造成心肌壞死。
 
另外,根據統計,體型肥胖的人對於動脈硬化,高血壓或糖尿病都有密切的關係,故日常飲食為減少熱量的攝取及食物中脂肪的程度,自然降低體重及血脂肪的濃度,減重患病的危險。
 
此外可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前面已說纖維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也都可以減少血脂肪含量,另外鹽的攝取也要注意;不要以為糖尿病少吃糖就可以多吃鹽,這是兩回事,鹽的攝取量高助長了高血壓,糖尿病已經引起這些病的可能,所以鹽的攝取要小心。
 
三、腎病變:
 
腎病變的成因乃被稱為血液過濾裝置的腎絲球體產生病變,亦稱為糖尿性腎病變。此種病變發展至某種程度,尿中即會出現蛋白質。再嚴重一些,會出現浮腫、高血壓等症狀。糖尿病控制好壞與否,關係著病變的深淺程度。大致而言,這是一種持續且逐漸惡化的病變。腎機能不全,有可能導致尿毒症,此時便需要施以人工透析了。
 
四、眼睛病變:
 
眼睛是人類的靈魂之窗,其構造之精密,令人嘆之。當光線從外界投射到視網膜,必須經過角膜、水晶體、玻璃樣液等。任何層次的障礙,都有可能影響到視覺。
 
很不幸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水晶體,玻璃樣液以及視網膜的病變。尤其是視網膜的變化,目前已經成為發生視力障礙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糖尿病性網膜症
罹患糖尿病之後,身體上的微血管,容易發生障礙。微血管發生障礙的原因,可能與胰島素分泌不足有關。微血管異常,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眼底網膜上的微血管發生障礙,這種現象稱為糖尿病性網膜症。
 
糖尿病性網膜症的初期症狀,是網膜的微血管上,長出一些小瘤。而一旦症狀惡化後不久,網膜中會一再發生出血現象,於是,網膜症逐漸惡化。經過多次的網膜出血後,血液會流入玻璃體中,並由玻璃體流出,此時外觀看起來兩個眼球為赤紅色,一旦血液凝固就會使視力急劇降低。這種現象二 至十週內消失,但再度出血的可能性很高,如此經過反覆出血後,視力就會降低。
 
若是網膜血管增加,互相牽引,使等血管破裂,或網膜剝落,變成失明,稱作增殖性視網膜炎,也有因出血使眼壓上升,而發生青光眼的情形。
 
初期的視網膜病變會出現微血管瘤,這些微血管瘤會形成點狀出血、斑狀出血,嚴重時會引起眼球內玻璃體出血等,進而導致視網膜剝離。若是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初期以雷射治療病變部分,亦即雷射炫灼,頗具效果,此外,亦可使用藥物治療法。但如果是因罹患了網膜症而疏忽治療,致惡化成失明時,以現在的醫學,還沒有方法治療這種失明。所以,糖尿病需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免演變為網膜症。
 
(二)糖尿病性白內障
另一種糖尿病所造成的失明,是由於白內障急速惡化而造成的失明。這種情形稱為糖尿病性白內障,年輕人常會罹患。其惡化得非常快,只要一個月或二個月的時間,原本視力很好的眼睛,會突然完全看不見。這種現象,是眼睛的水晶體部位,發生了白色的混濁物,而導致失明,經由人工水晶體的交換手術,可以再度恢復視力。至於老人性白內障,是慢慢演變而成的,不過這種情形,經由手術也能治癒。
 
五、糖尿病性神經障礙
 
這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中,最常發生的。有多發性和單發性兩種。前者是指知覺性神經障礙(痛覺、溫度覺、觸覺的異常)和自律性神經障礙(胸部、腹部的臟器和血管機能的異常)。後者是指腦神經障礙、孤立性末梢神經障害、肌肉萎縮。這些臨床症狀很多,也很繁雜,今列項說明。
 
(一)知覺障礙:
症狀的特徵是左右對稱、從下肢遠位發起,有麻痺、熱、鈍、電擊痛的感覺。有時上肢,體幹部也有。在安靜時或夜間發痛的居多。對於振動覺(深部知覺)的降低,常常在發病初期就出現,請注意。
 
(二)運動障礙:
從四肢遠位部分發起,是兩側性的肌力衰退。嚴重時,起立困難且無法行走。
 
(三)自律神經障礙:
這是比較慢發的症狀,有起立性低血壓(由蹲位站起來會發暈)、發汗障礙(有的部位無汗、有的部位多汗,進餐時在顏面、頸部多汗的現象也不少)、消化器官障礙(以便秘居多、也有下痢不止的)、排尿障礙(膀胱無力、排尿困難,容易引起膀胱炎、腎盂炎)、瞳孔調解異常、性無能等。
 
(四)腦神經障礙:
動眼神經麻痺(眼瞼張不開)、顏面神經麻痺(講話時嘴角歪斜)。
 
(五)孤立性末梢神經障礙:
在大腿(Femoral N.)腓骨(Fibular N.)、正中(Median N.)、尺骨 (Ulna N.) 等神經路線上,容易受到壓力的地方引起知覺性或運動性的障礙,或者是兩種混合性障礙。[v1]
 
(六)肌肉萎縮:
在大腿臀部和手掌上的肌肉可以看出來。
 
這些症狀並非單一產生,而是在代謝異常下,血管產生病變後所引發的合併症。通常,當你首次發現症狀時,可能病情就已經不輕了。所以糖尿病的治療愈早愈好,最好能以飲食療法和運動療法徹底控制。
 
六、皮膚病:
 
罹患了糖尿病以後,身體的抵抗力便會減弱。因此,細菌與黴菌容易繁殖。如果皮膚有糖分累積時,即會引起化膿,進而使末稍神經受到刺激而發癢。
 
(一)糖尿病性壞死症:
最主要出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身上,由手指腳指的微血管,末稍神經等循環障礙所引起的,有時也因外傷,燒傷或化膿的情形產生。手足前端逐漸焦黑壞死、皮膚剝落。皮膚剝落部分會慢慢恢復,必須注意,別讓細菌侵入,否則由葡萄球菌侵入,引起敗血症時,必要時將患部切除。
 
(二)皮膚搔痒:
皮膚上含有過多糖分,刺激到末稍神經,於是就會發癢,而陰部發癢往往是尿液含糖分最高的地方,特別是女性,夜晚入睡後,癢得最厲害,常會在不知不覺癢得抓破皮膚,這就是化膿,細菌繁殖的原因。因此,最好把指甲剪短,儘量避免抓傷。抓傷不嚴重時,還可以洗澡,但是飲食最好盡量避免刺激性太強的食品,尤其是酒精類飲料,少喝為妙,治療方法可以內服抗黴菌劑,或者塗擦用藥膏,效果也不錯。
 
(三)皮膚念珠菌症:
由念珠菌所引起的皮膚病,主要是長在臀部及腋下,罹患這種皮膚病,皮膚會有黏黏的潮濕感,有時候出現麻爛。可用抗念珠菌劑,硫酸鋅油塗抗,保持患部乾燥。
 
(四)帶狀泡疹:
受到痘病毒的感染,長出小水泡,很容易引起神經痛,通常糖尿病患者若得此病,病情會比較嚴重。長水泡時,為了防止細菌感染最好避免入浴。
 
陸、糖尿病的防治:
 
當人體的某部分器官發生疾病時,治療的重點是,不要使產生疾病器官的機能過分活動,宜使其休息,減少負擔。
 
因此,糖尿病的治療以恢復血糖的正常值為治療目的,有關治療法的主題可以說是食物療法和運動療法。使用這兩種方法沒有效果時,即併用胰島素注射療法與口服藥療法。
 
在病症嚴重時,僅使用食物療法是不行的。如患糖尿病性昏睡或有併發症而不嚴格的限制飲食,就要借助胰島素或內服藥,以控制血糖或尿糖。
 
一、食物療法:
 
前面已經多次提及,糖尿病是無法根治的疾病。不過,糖尿病可以獲得充分的控制,患者也可以過著與正常人相同的生活。
 
大部分的糖尿病,僅靠飲食治療法,就可以控制,換句話說,只要遵守飲食治療法,糖尿病是一種可以維持於近乎治癒狀態的疾病。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能夠僅靠著飲食治療法,就能夠完全恢復正常。例如少年型糖尿病,僅靠飲食治療法,是絕對無法控制病情的。而需要注射胰島素,與飲食治療法同時施行,才能夠保持治癒狀態。至於成人型糖尿病的多數患者,只要嚴格遵守飲食治療法,大致上也能夠保持治癒狀態。
 
不過,往往有些患者即使嚴格地控制飲食,而其血糖濃度依然很高,尿中依然有多量的糖分出現。尤其,患者有感染症、肝臟疾病,或其他的併發症時,為了治療這些併發症,就是成人型糖尿病,也需要注射胰島素。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飲食並不是需要特別的調配飲食,其實糖尿病患者,可以和正常人吃一樣的東西,只不過是要考慮卡路里的含量,以及營養的平衡而已。
(一)訂定一天的總熱量:
食物療法的前提,是必須依照個人身體狀況,量身訂定一個人一天從食物中攝取的總熱量數。在訂定這個數量前,須留意下列五點:
 
1、物療法的針對,就是要從日常的食物中減少一些糖分和熱量。吃什麼都可以,只要不可太多。一切食物都要算出熱量,而且總熱量不要超過裁定的數字即可。
2、果一個人整天靜靜地躺著,他也要消耗1200卡路里的熱量。這個熱量我們稱為基礎熱量。所以,雖然是病人也不能攝取低於基礎熱量的食物。但是,如果要減肥時,則可以減至一天只要800卡路里即可。
3、定一日的總熱量,首先要量病人的體重和身高。身高(cm)-100=標準體重(kg)。譬如,165cm高的人,標準體重就是165-100=65(kg)。現有的體重如果是85kg,就太肥胖了,如果50kg就太瘦了。接近65kg是最好,±10%為71.5~58.5kg時還可以。儘量調到標準體重即可。
4、次要考慮到病人的年齡、性別及工作的輕重。然後來決定一日所需的熱量。工作輕的人,每一公斤(kg)的體重只需要25~30卡路里(calorie)的熱量即可。有病多消耗的人或勞動稍多的人則需要30~35卡路里。中等勞動的人為35~45卡路里。重勞動的人則需要45~55卡路里。但是,除了減肥之外,最少不能低於20卡路里。
5、在舉列說明,一位165公分的男性輕工作的人,他一天所需要的總熱量是多少呢?由上述的說明,我們知道以他的工作而言,1公斤的體重需要25~30卡路里。以標準體重來算的話如下:
165(cm)-100=65(kg)
65(kg)×25=1625(calorie)
65(kg)×30=1950(calorie)
所以,他一天所需要的熱量是1625~1950卡路里,採取折中大約為1800卡路里。但是,肥胖的人還可減至1600卡路里,太瘦的人可增至1900卡物里。
 
(二)均衡飲食的分配:
平常我們必取的營養素主要有糖類、蛋白質、維生素、脂肪、礦物質等種類。其中糖類、蛋白質、脂肪等三大類營養素在體內的作用有如煤炭,也就是產生熱量以供活動的原動力。同樣維生素、礦物質與水等,也是人類所不可缺少的。三大營養素在體內充分的被利用,是身體所絕對需要的物質。
 
營養素中,有的可在體內製造出來,有的體內無法製造,須從攝取的食物中獲得。在決定所需的熱量時,能夠攝取得到各種所需要的營養素的食物,才被稱為營養均衡的食物。一般人都認為糖尿病患者的食物只須禁止砂糖等甜的東西、或限制米飯等的攝取。但是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不僅糖類、蛋白質、脂肪的攝取量也必須注意。
 
在決定熱量的範圍內,繼續攝取營養素均衡的食物,會使糖尿病的治療得到很好的效果。
我們都知道人體所需的熱量都由食物而來,那麼怎樣分配才理想呢?依經驗來說,50~55%由糖類而來、30~25%由脂肪而來、20%由蛋白質而來。舉例來說,一天需要1800卡路里的話,其熱量來源如下:
 
由糖類得到1800×(50~55%)=900~990卡路里
由脂肪得到1800×(30~25%)=540~450卡路里
由蛋白質得到1800×20%=360卡路里
 
另外,在食物分配時,也必須留意蛋白質每日不可少於1g/kg(體重),發育期的小孩每日需要2g/kg(體重)、在妊娠中的婦女需要1.5/kg(體重);糖類一天不可少於120~150g;脂肪會促進動脈硬化,所以少吃(約1/3)飽和脂肪酸,多吃(約2/3)多價不飽和脂肪酸。
 
(三)糖、蛋白質與蔬菜:
在均衡食物的攝取食中,有幾點概念值得留意:
 
1、糖類的攝取:
攝取過量的糖質食品,血糖就會上升。為處理血液中的糖份,很需要胰島素。已經非常衰弱的藍蓋罕士島,為了要應付而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於是更加衰弱。這時就會產生疾病。但是若去掉食物中的糖質,或太過限制糖質,反使藍蓋罕士島的功能遲鈍。胰島素的分泌也會減弱。最後研究的結果發現,攝取少量含糖質的食物,較能促進體內營養的效用。
 
值得一提的是,牛乳約含糖五%。乳糖不會使尿糖增加,所以很受歡迎。同時牛乳還含有三至四%的蛋白質含脂肪。○‧一公升的牛乳相當於一百公克米飯的熱量,但糖的含量卻非常的少。因此在嚴格限制糖時,牛乳可以大量的使用。
 
2、蛋白質的攝取:
蛋白質可以補給熱量,同時也是人體製造血液與肌肉中最重要的營養素。
 
胰島素及其他荷爾蒙也得自蛋白質。
 
人體中的蛋白質可形成糖質或脂肪,可是糖質與脂肪卻無法形成蛋白質。由此可知蛋白質是非常重要的營養素。
 
蛋白質是由二十幾種氨基酸組合而成。即各種氨基酸組合,就能產生種種的蛋白質。我們攝取的蛋白質在體內被消化之後,即分解為各種的氨基酸,然後再組合成身體各部分需要的蛋白質。
 
有些氨基酸可在體內被組合,但仍有八種氨基酸,則無法在體內合成,須要從食物中補給才行。這種氨基酸稱為必須氨基酸。
 
必須氨基酸在動物性蛋白質或大豆、大豆製品中含量很多。

3、蔬菜的攝食:
蔬菜不含蛋白質與脂肪,同時糖質的含量也很少。
 
蔬菜類由於有纖維素,胃腸對其吸收力不佳,因此不須計算熱能。
 
蔬菜的容積很大,容易使人有滿腹感,所以很適合作為糖尿病的食品。
 
二、運動療法:
 
運動是抑制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對於未患糖尿病的人固然有益,對糖尿病患者的總體性健康維護也有功效。運動不但可以增加體力,而且可以增強心臟、血管及肺的機能。
 
成年後才發作的糖尿病,主要的原因在於體內雖有夠胰島素的水準分泌,但是體內有關的器官,像肝臟、肌肉及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作用欠佳,運動可以促進胰島素與這些組織的結合,使胰島發揮它的生理作用,促進人體細胞更有效地利用葡萄糖,進而使血糖降低,並節省胰島素的消耗。此外運動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或中性脂肪質的含量,這些脂肪質的過剩,通常是意想不到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或動脈硬化等原因,而糖尿病患者併發血脂肪增高,血管硬化及膽結石的機會,要比平常人高,適當的運動,通過脂肪代謝的改善,可以減低這些併發症的發生率。
 
運動治療法,與飲食治療法相同,個人的差異非常大。每一位患者,應當與主治醫生研商,找出最適於自己的運動,以及最適宜的運動量。同時有些運動必須因時制宜,因此,應當在主治醫生的指示下,慢慢的增加運動量。
 
最適當的運動,就是每天能夠規則進行的運動,例如上班時,走一段路,或者不坐電梯而爬樓梯,每天一定的時間作體操等等。當然,若職業上每天已經需要做激烈運動的人,就沒有必要再施行運動治療法了。
 
各類運動中,最容易實行的運動是步行。
 
當你實行步行運動時,要比平常的走路要快些,並且在運動後能夠達到稍微出汗的程度,才有效果。譬如,1分鐘走80公尺,走20分鐘就能消耗160卡路里(2單位)的熱量。走快一點的話,1分鐘走100公尺,走15分鐘就夠了。再快的話,1分鐘120公尺,走10分鐘就能消耗160卡路里的熱量。這要看看自己的體能,從上述3種方式之中,選擇任何1種皆可。
 
最好的自然標準是,步行後精神爽快、身體輕鬆、微微出汗、不覺得太疲倦,並且在10分鐘以內,即可以回復到運動前的心跳數。
 
另外,運動療法雖對糖尿病者非常有效,但過度的運動可能產生反效果。過度的運動會使身體疲勞,血液中的酮增加,產生酸血症,導致症狀惡化。
 
尤其必須留意,運動的時間最好在飯後三十分鐘左右,血糖值上升時較為洽當。空復時運動,當然應該避免。
 
最後,必須注意的是,有併發症的糖尿病人是不能做運動的,譬如有高血壓、蛋白尿、眼底所見異常的病人。
 
 
 
 
 
叄考書目:
1、 告別糖尿病─高健智著 先見出版公司
2、 認識糖尿病─王麗芬主編 國家出版社
3、 糖尿病 朝陽堂
4、 糖尿病治療手冊─鍾壁和著 笛藤出版社
5、 糖尿病的防治 徐氏基金會出版
6、 糖尿病的防治與食療 聯廣圖書公司



開始留言:(注意!!!留言請勿超過300字)

言者: 性別: 年齡: 星座: 地區: 心情:

 

連結: 密碼:       


分享funP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plurktwitter

這是本區第8篇貼文  貼文時間: 2014年1月10日星期五 8時40分10秒   小編:MagicLin in 新竹市 歡喜貼文

最新更新頁面 上一層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到本頁頂端 

|我是誰|我的最愛|一些照片|好文章|生活知訊|討論留言板|寫信給我|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