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我的最愛|一些照片|好文章|生活知訊|討論留言板|寫信給我|首頁|

生技創業,沒有你想像中的難 (本區共瀏覽次)


資料來源:http://connectomeblog.wordpress.com/2014/02/18/entrepreneur/

  二月 18, 2014
生技創業,沒有你想像中的難
發表迴響
生技產業不同於其他產業,投資的時程長,必須經歷長時間的研發與臨床試驗,是花大錢來賺更多錢的產業。因此,感覺上是個門檻高,沒有大量資金無法進入的行業,更感覺投資下去之後,回本賺錢之日遙遙無期,令人卻步。事實上真是如此嗎?以美國的狀況來講,並非如此,創業的目的在於創造價值,不見得要等到賣產品賺錢才有價值,而投入的資本額雖高,也不見得是財力雄厚的大財團才投入,反而是需要有好的創新點子的人來投入,找錢是之後的事。筆者在此整理身邊創業的例子,與讀者分享在美國先期(early-stage)生技創業的模式。

創業的核心是好的點子(idea)

生技產業是把創新的技術應用在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上。因為要用來解決過去沒有辦法治療的醫療問題,因此一旦找到解決之道,便能獨占市場,產生龐大的利潤,但要找到方法解決問題就要找到新的技術。這樣創新的技術通常源自於學術界,因為在大學和研究中心裡,做的是最新的研究,在產業或其他地方,則傾向於將已有的技術應用在所要解決的問題上。

在美國,對創業有興趣的同學會在研究所時期開始尋找點子,藉由離尖端學術研究最貼近的這段時間,找到未來創業的技術來源。當新技術發明的時候,最熟悉那項技術的人就是發明技術的研究生與教授,尤其是研究生更是最了解的人,因為他是實做的人,而教授往往只是指導方向。要將此技術繼續發展、商業化,最適合投入的就是這位研究生。因此,許多新創公司都是以大學裡發明的技術為基礎,由剛畢業的研究生來擔任公司的技術長,繼續發展下去。

創業資源來自創業社群

剛畢業的研究生從未有創業經驗,甚至連產業工作經驗都很有限,真的能開公司嗎?沒錯,對這位社會新鮮人來說,需要學習的事情太多了!在美國好的研究型大學裡,有許多課程和活動值得給想創業的學生參加,讓他們藉由這些資源,學習相關的知識,並建立人脈。在筆者所熟悉的大學中,包含MIT, Harvard, UCSF,UCSD等,都有創業相關的社團活動,而且社團活動的名字甚至不約而同的都叫100k Entrepreneurship Challenge,顧名思義就是挑戰創業,有十萬美元的獎金的意思。

這些由學生所組成的社團,和當地的創業社群有良好的互動關係,更是聚集創業社群最好的地方。創業社團的挑戰是為期一年的活動,常常不限於學生,任何人都能組隊參加比賽,比賽分成幾個階段,第一階段讓有點子的人報告他們的點子,其他人可以加入自己有興趣的隊伍,接下來各個團隊需要準備一場一分鐘左右的推銷演講(elevator pitch),是第一次的比賽評分與給獎,而最後階段入選的團隊則要建立商業模式企劃書(business plan),並報告給由產學界專家組成的評審,評審當中通常包含天使(angel investors)或是創投人士(venture capitalist),而最後得獎的隊伍,則能夠獲得種子基金(seed fund),繼續發展實現他們的夢想。

創業比賽能夠參加到最後的隊伍是少數,但是參與其中各階段的活動卻是對廣大的創業社群都有幫助的,創業社團在比賽期間會舉辦許多工作室(workshop),邀請專家教導大家相關的知識,譬如如何申請專利、保護智慧財產,如何找到適當的商業模式,如何準備推銷的演講、報告。這類型的活動不僅能幫助創業者培養創業所需的能力,更是一個擴展人脈的好機會,因為在那個地區對創業有關的人士都會去參加,因此在這些活動中,最容易認識到志同道合或是能力互補的搭檔,這些活動的場合是擁有技術背景而需要學習創業的人,和擁有商管背景要尋找值得投入的技術的人找到彼此的絕佳場合。筆者認識的一位朋友本身以博士後研究員的身份開始創業行動,就是在聽學術演講時找到了有潛力的技術,又在創業活動中認識了有尋找策略合作經驗的商管人才,於是便成立了三人公司,從此成為創業家開始發展他們的公司。

專利與技轉是生技創業的關鍵

生技產業當中最關鍵的一環是創新的技術,而要運用此創新的技術獨佔市場,靠的就是專利,因此對生技產業有興趣的人都必須有基本的智慧財產相關知識。智慧財產不僅指專利,也包含商標、商業機密、版權等,當然和生技相關最重要的一個是專利,能夠保護專利內的發明在期限內不被其他人用作商業用途,因而保障使用此發明的市場獨佔性。

專利和技術轉移是息息相關的,在學校的研究人員有了新發明,就應該填一份表格(disclosure form),交給學校的技轉辦公室,由技轉辦公室去找專業的律師來把發明內容寫成專利申請書,同時也藉由技轉辦公室的聯繫,尋找對此發明有興趣的公司,開始談技轉的內容。技轉有許多細節,譬如雙方要評估技術的價值和保護方式,是專利的授權、實體的研究材料的轉移、或是非專利保護的技術轉移,公司要一開始就付錢買斷、在銷售之後付給某百分比的權利金、還是兩者的結合,分期在達到哪些里程碑的時候才給多少金額,相關的細節都需要花時間去談,也隨技術和參與的人員的複雜程度而所需達成協議的時間也不同。

推薦閱讀: 生技人為什麼要懂專利、生技技轉人員介紹
在哈佛大學,一項專利授權可能要花上半年到一年,但是一旦授權確定了,公司便等於有了一項保障,有機會開發出獨特的產品。這樣的技轉是會創造雙贏的局面,一方面公司得到創新技術,得以發展,另一方面,學校也得到專利授權金,得以回饋學校。

小型企業創新研究計劃和育成中心是創業的第一步

說了這麼多,你或許會問:「我有創新技術,但是我沒有錢,這樣能創業嗎? 」其實美國的生技創業家許多都像你我一樣,有想法、有衝勁,但並沒有富爸爸可以提供資金。他們擁有的資源是可以申請小型企業創新研究計劃(small businessinnovative research grant, SBIR),美國國家衛生院(NIH)、國家科學會(NSF)、海軍研發辦公室(ONR)、國防部(DARPA)、蓋茲基金會(Gates Foundation)等都有提供。有心的創業者當然是每個創業比賽都參加,也每個SBIR計劃都申請。在第一份計劃通過的時候就是公司開始的時候,這時計劃主持人(通常是研究生或博士後)就必須畢業轉換身分,成為公司的全職員工,大約十萬美元的計劃金額,足以支付他和合夥人的薪水,以及初期研發所需的費用,用此經費來發展公司的技術,使得一年後能有較成熟的技術,取得創投基金,或是拿到其他的計劃。接下來,只要找到懂公司法的律師顧問,把稅務釐清就好。

生技公司有了基金後,研發仍需要有實驗室,不是在家裡就能做,這時就要仰賴育成中心。在舊金山、波士頓這些生技金三角地區,研究型大學裡也有育成中心,比如加大舊金山分校(UCSF)的QB3。育成中心裡有一間實驗室,提供基本的實驗設施,讓小公司租用,最適合一人公司,因為雖然它每平方呎的租金較高,但是可以一次只租一個實驗桌(bench),不像外面的辦公大樓或是實驗室,通常至少要租5000平方呎起跳,總租金相對划算多了。另一方面,在育成中心當中可以結識其他的創業同好,又能就近接觸學校的研究環境與資源,是新創公司最理想的發源地。

每個階段都有退出策略(Exit Strategy)

生技產業雖然從創意點子到銷售賺錢之路非常漫長,但是對於創業者來說,並不是等到最後一關才能賺錢。有經驗的創業者和投資者會時時思考退出策略,也就是換手賺大錢的時機,主要有兩大可能性,一是將技術發展到某種程度之後,將公司賣給大公司,讓大公司吸收下游臨床試驗和技術發展的風險,一是將公司公開上市,藉由股票發行來籌資,繼續發展。因此,對於最早創業的人來說,創業賺錢並非遙遙無期,也不是無薪可拿,只是在何時要退出,就看個人野心和技術的潛力,這些是在早期創業的同時,也該思考的課題。

結語

在美國,有生技創業相關的完整體系,使得創業的關鍵不是擁有資金,而是擁有創新技術。有理想、敢挑戰的你,準備好了嗎?或許也可以試試創業這條路!

--

撰文者:陳映嘉。臺大電機系畢,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UCSD) 生物工程博士,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UCSF) 與麻省理工學院 Chris Voigt 實驗室博士後,研究領域由高通量 DNA 定序技術的發展,轉入合成生物學 (synthetic biology),目前在波士頓一家新創生技公司擔任研究員。與朋友成立波士頓台灣人生技協會 (BTBA),舉辦研討會、專題演講系列、及就業座談會,期望能促進當地台灣生技人間的交流,凝聚力量、關心台灣,提升彼此的實力。夢想未來回台創業,解決身邊眾生科人的就業問題。

編輯者:Connectome 團隊 Nim



開始留言:(注意!!!留言請勿超過300字)

言者: 性別: 年齡: 星座: 地區: 心情:

 

連結: 密碼:       


分享funP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plurktwitter

這是本區第13篇貼文  貼文時間: 2014年2月27日星期四 13時26分11秒   小編:MagicLin in 新竹市 歡喜貼文

最新更新頁面 上一層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到本頁頂端 

|我是誰|我的最愛|一些照片|好文章|生活知訊|討論留言板|寫信給我|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