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提出這個術語用以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個獎項幾乎總是授予最資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個研究生完成的。”
[編輯] 馬太效應擴展 1968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提出這個術語用以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結果,研究成果越多的人往往越又名,越有名的人成果越多,最後就產生了學術權威。” 此術語後為經濟學界所借用,反映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經濟學現象。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即社會中尤其是經濟領域內廣泛存在的一個現象: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或者說,贏家通吃。1968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首次用“馬太效應”來描述這種社會心理現象。默頓,最早用這句話來概括一種社會心理效應——“對已有相當聲譽的科學家做出的貢獻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於那些還沒有出名的科學家則不肯承認他們的成績。”這便是“馬太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