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我的最愛|一些照片|好文章|生活知訊|討論留言板|寫信給我|首頁|

參考消息八-熊光濱 (本區共瀏覽次)


資料來源:http://magic4lin.dns2go.com/essay/boss/essay_boss_reference_8.htm

  參考消息八-2005-04-14

基因改造食物論戰究竟扯完了沒有? 筆者由世界人口與資源角度出發,分析了現在六十億人口,在半世紀以後將會增加一倍,而且,多半成長在窮困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貧窮的亞、非、拉美等國,原本資源缺乏或有資源而沒有得到善用,但是在人口快速成長的壓力下,即使有資源也可能沒有機會發展,就已經衝過了農業土地利用的臨界點,而可能造成飢荒。面臨這種壓力之下,耐旱、耐鹽、抗蟲、抗除草劑、抗病與增加營養的基改作物,例如;稻米、玉米、棉花、油菜、大豆、馬鈴薯等主要糧農作物的增產與降低農藥使用,似乎是許多糧農作物生產國人民,必須面臨的誘惑與抉擇。基改生物長期食用對人類可能的傷害,及對環境生態的干擾,一直是西方先進國家社會人士所強調的危機所在。 相較于因為飢餓,引起人們營養不良與疾病甚或于死亡,各開發中國家政府決策,似乎是相當明確的。目前,中國大陸與印度在政策上已經開始推廣基改作物,而面臨飢荒最需要的非洲國家地區,則因為社會知識水平、土地貧瘠與資源缺乏,根本還不知道何時可以使用到基改作物此一救命丹?

本文代表了一部份學界人士看法。僅由人口與資源的角度來看基改食物,原本有過分單純看問題之嫌,但是對開發中國家百姓而言,可能是他/她們唯一的一條生路。

Saleh-Lakha, S & Glick, BR

Biotech Adv 23 93~6 2005

Is the battle over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finally over?



外部評估/精準度測試計畫中標本材料、靶值及可替代性等各種考慮 體外臨床診斷產業、醫院化驗室與獨立實驗室等處所,外部評估/精準度測試,EQA/PT目的,是爲了鑑定化驗結果的臨床可接受性,希望在評估鑑定中,能調和不同分析方法與建立參考系統的可追溯性。 因此,標本材料specimen material選擇除了靶值外,必須兼顧同一材料基質,matrix,的可替代性。 傳統加工標本材料如控制血清,因為已改變了材料基質及使用不同製程,與真正的臨床標本並不一致,可能改變了某種(些)成分的分子型態或者物理化學性質,甚至因介入了外來分子,而降低了它的可替代性。而對此標本材料的群體鑑定,有助於肯定個別實驗室使用某一個技術,及協助某製造商監控在銷售過程中校正步驟的一制性。

開發標本材料的藝術是;加工越少越好,這樣可轉換性就越高。 因此,與傳統加工標本材料相較,倒在一起的臨床標本,是更有效與可替代的標本材料。 但在置備時,仍需注意許多細節,如避免溶血、抗凝劑使用、沉澱物、菌污染等。在臨床標本不容易獲得,傳統加工標本材料又受限於可替代性不高時,做EQA/PT群體鑑定,可將二者合併使用時,以兼顧不同檢驗方法的可追溯性與調和性。

Miller, WG

Clin Chim Acta 327 25~37 2003

Specimen materials, target values and commutability for external quality(proficiency testing) schemes



一種新的急性胰臟炎測定檢驗試劑 胰臟炎檢驗不是一件什麼了不起的事,平日患者到醫院抽血後測定澱粉酶、脂肪酶或者彈性酶,只要活性高逾常值,就幾乎可以認定此一腹痛者為急性胰臟炎病患,頂多了不起加上一項C反應蛋白測驗來肯定發炎的事實。 但是,對偏遠或者醫療資源缺乏地區而言,患者就醫時間可能在腹痛發生幾天以後,這時候血液中澱粉酶、脂肪酶或者彈性酶活性都會下降,測定結果可能使醫護人員產生誤判。 德國Bioserv公司開發了一種ELISA檢驗試劑,利用彈性酶與人胰臟液之蛋白酶水解液來誘發抗體,再用此抗體作成試劑,對腹痛發作已經四五天的患者而言極為有效。 在腹痛發作四十八小時內測定結果,無論靈敏度、專一性、陽性預期值與陰性預期值都表現最佳。

本研究的最佳賣點是,採用了胰臟液添加彈性酶的酶水解液來誘發抗體,然後用墨跡法來與胰臟炎患者檢體對比,並進一步證實使用此抗體所做出檢驗試劑,可提升急性胰臟炎之撿出性。 這個全細胞液誘發抗體做法,可以廣泛引用于其他疾病試劑開發。

Keim, et al

Clin Chim Acta 332 45~50 2003

Evaluation of PankrinTM, a new serum test for diagno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



醣尿病控制、胰島素輸送與監測的一些新做法 全世界得糖尿病的人日益增多,據統計在美國有一千八百萬人罹患此一內分泌型疾病,其中約三分之一甚至於還不知道自己有病。糖尿病有一型與二型兩種,到目前為止尚無法根治,前者源自身體無法製造足夠胰島素,約佔患者總數5至10%,後者常發生在五十歲以後,雖然有些人仍然需要注射胰島素,而多數人可藉由改變生活方式而成功控制病情。 本文探討了控制這型疾病的相關新概念。 OKT3是用來抑制超過敏免疫反應,控制CD3活性的囓齒類源單抗藥物,雖然會活化發炎細胞素造成發燒等副作用,但在器官移植抗排斥時使用很廣。 現在沒有副作用的人類源hOKT3單抗成功地被開發出來,在一個二十四人的小規模實驗中證明,可以有效控制一型早期患者病情。 一型患者一定要注射胰島素,經年累月下來造成鉅大心理壓力,現在幾乎所有大公司都在研究吸入式劑型,來改善患者用藥意願,目前多已近成功階段。關於監測腎臟併發症問題,本文作者強調;無論那一型糖尿病,長期而言,都可能因為微血管受損,降低腎絲球過濾血液毒性物質能力,終究造成危險的腎傷害與糖尿型腎臟病。 因此,早期診斷出尿中微蛋白與肌酐酸比值異常,是糖尿病老病號定期必須要做的監測,以及早發現腎臟病變加以控制。

McCarthy, AA

Chem & Biol 11 1597~8 2004

New approaches to diabetes disease control insulin delivery and monitoring



家族前列腺癌與前列腺良性肥大無直接關 癌症發生學一般是由遺傳與環境因素两個角度考慮,有些嚴正遺傳因子居重,有些則以環境影響為多。因為前列腺癌與前列腺良性肥大兩種情況,享有相同的基因危險因子,因而家族前列腺癌與良性肥大自然被認為有相當的關聯。 義大利科學家檢查對比了1,294位前列腺癌患者,1,396位前列腺良性肥大患者與1,451位正常人的數據,發現前列腺癌患者有家族遺傳關係,而且,家族中有乳癌、膀胱癌、卵巢癌與腎臟癌病史者,罹患前列腺癌機會亦較高。 但是,有前列腺癌家族病史者,與是否罹患前列腺良性肥大並無關聯。 因此,著者推論出前列腺良性肥大並不是前列腺癌的前兆,兩者在遺傳上無關。 至於,食物、營養、運動、吸煙、酗酒與其他生活習慣對與前列腺癌之間的關係,則仍在研究之中。

Negri, et al

Prostate cancer in family doesn’t predict BPH

Intl J Cancer, Apr 20, 2005



量測非酶源醣化蛋白質產物的重要性 以葡萄糖還原端與蛋白質、核酸或脂肪酸上胺基反應的邁爾納反應Millard reaction就是所謂非酶糖化作用,可生成早

期、中期與晚期三類不同階段產物,它是以葡萄糖與其他反應物濃度與蛋白質的半衰期來調節產物多寡。 Schiff鹼轉化為Amadori早期產物並不如中期產物dicarbonyl為強,而其中以甲基glyoxal為代表更容易與蛋白質胺基反應而生成晚期產物。 這些氧化反應、脫水反應、環化反應與交聯反應所生成的晚期產物被稱為末段糖化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範圍很廣,是實際上透過一種稱為RAGE的受體,經由三種機制對細胞造成傷害的物質。 因而,測量早期非酶糖化物,在醫療診斷中日益受到重視。 例如,累集在糖尿病與腎臟病人體內的非酶作用糖化蛋白產物,與這些疾病長期併發症的發生有相對關係。 因而量測非酶作用糖化蛋白有一、早期糖化產物能夠評估暴露在葡萄糖中的程度與個體先前的代謝紀錄。 二、量測中後期的糖化產物能證實糖化產物與組織修飾的關係。早期醣化蛋白質如血紅素HbA1c已經成為監控糖尿病治療效用的重要手段,末段糖化物壘集與氧化張力及細胞組織傷害關係也已明確,這方面的診斷將會對疾病治療與延緩併發症有很大的幫助。

Lapolla, et al

Clin Biochem 38 103~15 2005

Importance of measuring products of non-enzymatic glycation of proteins



糖尿病患一些生化參數變化評估 糖尿病患者體內生化參數變化是快老掉牙的研究題目,但是對糖尿病患抗氧化相關參數如微量元素、末段糖化物AGE、末段氧化蛋白物、脂肪輪廓、抗氧化狀況、一氧化氮含量胰臟澱粉酶及相關抗氧化酶活性測定的資料則相對極少。 因為高量自由基對糖尿病與腎臟病患者的病理機制已經確定,因而,糖尿病患者以上抗氧化相關參數受到本文著者重視。本研究收集了55位二型、40位一型糖尿病患者與20位正常人參數,結果如下;SOD,CAT與Cp等抗氧化酶活性均形下降,反之澱粉酶活性增加,馬隆二醛、一氧化氮與銅離子濃度增加,GSH、鋅離子、鎂離子、與鈣離子均呈大幅下降。 膽固醇、三甘油脂、低密度膽固醇較常人高,高密度膽固醇較正常人低。 以上數據無論一型或二型糖尿病患者間並無差別,對是否有微血管病變亦無差別,但是,二型糖尿病患者AGE與末段氧化蛋白物,較一型糖尿病患者與正常值高出很多。 有否微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間,由差異而不明顯。 本文研究者重要的發現是;一型與二型糖尿病患者間所受到的氧化張力不同,明顯表示,氧化張力與形成AGE與末段氧化蛋白物有直接關聯。

Abou-Seif, MA & Youssef, AA

Clin Chim Acta 346 161~70 2004

Evaluation of some biochemical changes in diabetic patients



開始留言:(注意!!!留言請勿超過300字)

言者: 性別: 年齡: 星座: 地區: 心情:

 

連結: 密碼:       


分享funP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plurktwitter

這是本區第1篇貼文  貼文時間: 2013年11月29日星期五 22時19分50秒   小編:MagicLin in 新竹市 歡喜貼文

最新更新頁面 上一層 上一篇 下一篇 

|我是誰|我的最愛|一些照片|好文章|生活知訊|討論留言板|寫信給我|首頁|